发明专利,进一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日期:2015-09-04  作者: 连和连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看似简单,实则是衡量创新水平的综合指标,同时也是国际通用的指标。因此,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步伐,推动我国建立和完善创新型经济体系的进程,推动经济实现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写入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产出质量及其市场应用水平的综合指标。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高、创新价值大、核心竞争力强,因此最能体现自主创新能力。它既是一种无形资产,又能通过运用转化成现实财富。


近年来,中国专利事业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增长迅速,国内授权职务发明比重逐年提高等特点。从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开局时起,中国已拥有发明专利35.1万件,首次超过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作为衡量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一直是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和创新主体努力的目标。到2014年,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了4.9件,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指标。


专利创造,不仅在于体现创新能力的增强,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专利运用实现其产业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的专利创造与运用能力显著增强,助推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荣获第十六届中国专利金奖的20个项目自实施日起至2013年底,新增销售额1450亿元,新增利润195亿元,新增出口额329亿元。同时,2012年至2014年,专利质押贷款金额连年大幅攀升,金额分别达到141亿元、254亿元、489亿元,融资金额年均增长86%,分别惠及737家、1146家、1850家中小微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其中,直辖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基于先进的专利创造水平,专利助推经济发展表现强劲,广东、江苏、浙江等专利大省的表现尤为突出,专利质押贷款总额均超过10亿元,专利质押笔数均超过100笔。中西部的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专利创造能力不足,专利融资表现偏弱。从总体上来看,专利融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利创造水平,也反映了专利助推经济发展的程度。只有基于领先的专利创造水平,才可能产生较大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当前,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成本上升,我国更加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更加注重知识产权工作。前不久,《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些导向性的意见,不但为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南,也为激励创造、保护创新提供了新的支撑。应该说,领先的专利创造水平,是专利助推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保证。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28个部门制定的《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提出了在2020年实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比“十二五”规划纲要指标提高3倍、达到14件的目标,这对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是极大的激励和鞭策。由此可见,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知识产权报 作者 唐恒)